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报道
媒体报道
枸杞红了—宁夏杞乡中宁县发展枸杞产业纪实
来源:中国质量报浏览:74512018-08-08

炎炎盛夏,是枸杞夏果成熟的季节。

  7月30日上午,记者在宁夏中宁县上渠乡宁夏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早康公司)的枸杞种植基地看到,火红的枸杞挂满了枝头,采摘枸杞的农民们人手一只采摘篮筐,顶着烈日井然有序地采摘枸杞,红彤彤的枸杞散发出阵阵果实的香味。随手摘下一粒硕大的枸杞鲜果放入口中,全部的味蕾只会被一种味道充斥着,那便是枸杞的甘甜。

  枸杞,别名枸杞果、白疙针、旁米布如。其果实、根皮及嫩叶可入中药,具有多种保健功效,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。据专家推测,我国种植、栽培枸杞的历史有4000多年。

  “世界枸杞在中国,中国枸杞在宁夏,宁夏枸杞在中宁。”

  有“塞上江南”美誉的宁夏,是中国枸杞生产的唯一原产地、中国枸杞之乡,因宁夏中宁产为最佳,故称为中宁枸杞或宁夏枸杞。宁夏枸杞粒大、饱满,显长圆形,籽少肉厚,味甘甜,泡水易上浮,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有600多年。而中宁枸杞以其悠久的历史、优良的品质、独特的药用价值而一枝独秀,位居宁夏“五宝”之首。

  过去,宁夏种植枸杞曾因生产规模小而散,新品种、新技术普及率不高,质量管理和技术能力落后等因素,一直阻碍该产业做大做强。近年来,宁夏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将枸杞作为宁夏优势特色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,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,形成了“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市场化营销、品牌化运作”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
  为配合政府打造好枸杞这一富民产业,宁夏质监局先后制定了《枸杞(枸杞子)》等32项枸杞国家标准,涵盖了种植技术、贮藏与加工、产品质量、检测技术、质量安全使用等枸杞产业全领域。质监部门还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和参与制定枸杞标准,抢占标准技术制高点,突破贸易技术壁垒。为了全面推动标准化种植,宁夏自1995年起就开展了枸杞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,并于2004年启动了国家级枸杞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工作,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,目前示范区面积已基本实现全覆盖,枸杞良种覆盖率已达到了95%以上,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,实现了枸杞单产增高,节约了生产资料,扩大了枸杞贸易出口创汇。

  目前,宁夏全区栽种枸杞面积达5.6万公顷,占全国总面积的40%以上,枸杞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4家,开发生产出枸杞口服液、枸杞果酒、枸杞籽油、枸杞花蜜、枸杞芽茶等6大类共30多个枸杞精、深加工产品,枸杞深加工产品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,年带动5万户农民增收,农民仅从枸杞采摘和拣选中获取的工资性收入就达3亿多元。

  宁夏早康公司是全区生产加工龙头企业。自2005年起,该公司即按照绿色枸杞和有机枸杞的质量标准,与种植枸杞农户进行对接,率先创建自己的枸杞基地,目前基地面积已达到700公顷。为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,早康公司成立富民枸杞合作社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标准化”的模式,实行标准化种植和管理。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,公司以高价从农民手中收租土地,并在整个种植采购过程中反聘当地农民在基地内就业,使普通农户收入比土地流转前增加2倍以上。为保护枸杞种植户的经济利益,该公司还在签订种植合同时,实行保护价收购,确保种植户旱涝保收。

  “只做中国好枸杞”是早康公司的质量安全理念。据董事长朱彦华介绍,为了提高枸杞的品质和价值,公司建立了占地100公顷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,在枸杞种植过程中只施用有机肥,不施用农药、化肥,实行人工除草,降低农残、重金属等有害指标,枸杞果实品质达到欧盟、美国等地非常苛刻的食品药品标准。为拉长枸杞的产业链条,给更多的农民提供种植和就业的机会,早康公司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,开拓枸杞深加工领域,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。公司生产的速冻枸杞鲜果、液态枸杞、枸杞汁和枸杞干果已销往全国26个省、市、自治区3000多个销售网点,部分产品出口英、日、美、澳、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朱彦华告诉记者,早康公司将用3到5年的时间,把枸杞种植基地扩大到2000公顷,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早康的枸杞合作社,把枸杞产业打造成为一个红火的富民产业。

  7月30日上午,来自宁夏银川、中卫、石嘴山市的10余名枸杞经销商,对早康公司的种植基地和生产厂区进行了考察,并与公司领导层进行了交流。石嘴山市经销商戴丽告诉记者:“早康公司‘只做中国好枸杞’的理念和带动农民、种植户和经销商共同走致富路的情怀,让我们看到了公司发展的希望,树立了与早康合作的信心。”(中国质量报记者  杨会玲 本报记者孙中杰)

  原文链接:http://www.cqn.com.cn/news/zgzlb/dier/935782.html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